校园快讯
深耕课题研心育 专家聚力绘蓝图——攀枝花市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推动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4月1日,由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承办的2024年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在我校六楼报告厅圆满举行。
本次会议由攀枝花市教科所科研中心主任郭霞主持,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思政科副科长王璐、攀枝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玲、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书记兼校长姜小梅、攀枝花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利、攀枝花市教育体育专家团队领衔人江珊珊、学校师培科负责人张改玲老师出席本次会议,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以课题研究为引领,聚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汇聚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与教师,共探课程创新路径,共绘心育发展蓝图,为提升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注入新动能。
课题负责人、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王卓就2024年度市级课题《社会情感学习理论下初中自我认识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作开题报告。该课题聚焦初中生心理成长需求,以社会情感学习(SEL)理论为框架,致力于开发校本化自我认识课程,通过活动体验、常规心育课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在专家指导环节,来自全市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团队对课题进行深入评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王利老师指出,课题实践需充分体现差异化教育理念,建议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明确写入课题目标;江珊珊老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主张构建自评+互评+师评的多维评价体系,并细化各阶段目标的达成标准;姜小梅书记从课程系统性角度建言,提出分年级设定阶梯式目标,注重各阶段目标间的逻辑衔接;李玲主任建议立足学生认知规律,使课程目标按感知-理解-应用层次螺旋递进,凸显不同学段的阶段性特征。郭霞主任在总结中强调,需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架构,建立课题动态审议机制,通过实践-反馈-优化闭环提升科学性。
会上,郭霞主任系统总结了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重点强调我市在心理课题研究与论文成果方面取得显著突破。针对2025年重点工作,郭霞主任明确提出四大核心任务:一是深化心理课题研究,推动“一校一特色”课程成果转化应用;二是举办全市高中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以赛促教、以评促优,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专项调研,形成涵盖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压力疏导等热点问题的年度调研报告;四是积极参与四川省教科院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师研修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全域共享。
作为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近年来,学校构建了“课程开发+活动浸润+全员育人”三维心育体系,开发相关校本课程,打造“种一粒种子 等一朵花开”、班主任沙龙等品牌活动,并创新开设“织”心校家社共育课堂,全方位护航学生心理健康。此次市级教研活动的成功承办,既是对我校心育工作的认可,更是激励学校深化探索的动力。未来,我校将继续以社会情感学习理论为抓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发展,让每一位学子在温暖与支持中向阳生长、自信前行!
END
一审(撰稿)|陈梦茜
二审|王卓
三审|王俐利